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罗逸姝 张莫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经延伸到了数字金融等领域,尤其在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支付等领域,多项应用已经“生根发芽”,而在资产证券化、担保物等领域,区块链的应用也具备一定潜力。
不过,业内专家也指出,目前区块链技术整体还处在早期探索阶段,一些应用场景的落地尚存一定难点,而在金融领域是否能得到大规模应用也仍待时间给出答案。尤其是针对市场非常关注的“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能否真正应用还有待验证。与此同时,区块链未来的发展运用,亦需以配合监管为前提。
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生根发芽”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有15家A股上市银行在2019年中报中披露了区块链相关业务,内容涉及供应链金融、跨境创新支付、资产证券化、电子发票等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多家金融科技公司也尝试用区块链技术赋能自身业务。
经济参考报: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智慧停车将成为多元化能量聚合场:经济参考报刊文称,以停车行为作为信息采集入口,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云技术等新技术进行最大化利用,智慧停车将成为多元化能量的聚合场。这既是顺应城市未来发展趋势,更是解决实际的民生难题。[2020/7/3]
从目前各类机构披露的信息来看,在贸易金融和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落地较多。
以建行为例,今年10月,建行正式发布了“BCTrade2.0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建行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上线于2018年4月,目前平台累计交易量突破3600亿元,先后部署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国际保理、再保理等功能,为银行同业、非银机构、贸易企业等三类客户提供基于区块链平台的贸易金融服务。
经济参考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加快区块链等关键技术研发:经济参考报刊文称,近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密集展开部署,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关键技术研发,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多地还提出加大财政、金融等资金支持力度,以“真金白银”促进金融科技产业集聚。[2020/3/26]
宜信则将区块链双链结构专利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领域。据了解,宜信公布的这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双链结构的供应链金融控制系统,能够记录融资资产的真实产生过程和流转过程,使得参与方能够追溯资产产生的原始信息,并方便管理方进行权限设置,同时允许参与方只需加入其中一条有权限的区块链,即可对数据进行拆分和快速存储。
除金融机构外,相关金融监管部门也在推进区块链在部分比较适合的场景的落地应用。中国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平台于2018年9月4日在深圳成功试点上线。该平台基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根据11月15日披露的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10月末,参与推广应用的银行达29家、网点485家,发生业务的企业1898家,实现业务上链3万余笔,业务发生笔数5000余笔,业务量约合750亿元。国家外汇管理局此前也发起了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该项目主要利用区块链可信的技术特点,旨在解决中小企业跨境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面推动跨境贸易金融业务发展。据报道,该平台同样于近期再度扩容,在全国9个试点省市的基础上,将扩围至全国19个省市。
声音 | 经济参考报:非法集资顶层监管制度将出,区块链等新金融概念成风险排查重点: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今日刊发了题为《清查收官 非法集资顶层监管制度将出》的文章。文章表示,为期三个月的全国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行动6月30日正式收官。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兴金融业态成为多地非法集资风险的排查重点。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借国际上虚拟货币价格波动之机大肆炒作,其实质是借“金融创新”’区块链’等概念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应充分重视这些风险可能存在的叠加效应和放大效应。”[2019/7/3]
非标领域潜力大
“区块链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参与到‘链’中所有人的信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研究员曹胜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对于交易环节复杂,即信任成本高、交易参与者数量有限,也就是交易频率不高的金融环节,区块链的应用更容易成熟。”
声音 | 经济参考报:“双链融合”下的中国物流产业创新:经济参考报发布了题为《双链融合下的中国物流产业创新》的文章,文中指出,“双链融合”是指充分利用区块链两个独特优势弥补供应链的两个短板;利用供应链两个长处解决区块链的两个痛点。区块链两个独特优势是“去信任化”和“去中介化”;供应链两个长处则是具有非中心化的上下游组织差场景及上下游可以封闭的产业链生态。供应链与区块链“双链融合”从根本上解决的是并行的不同产业链间资源交叉融合配置的问题。从投入产出来看,供应链解决的可能是“一本万利”,而双链融合解决的可能是“无本万利”。[2019/1/8]
业内人士指出,按照上述特征,除了供应链金融等热门应用领域外,目前仍存在若干具有潜力但并未引起重视的金融领域值得观察和探讨。
动态 | 经济参考报:对ICO宜形成国际监管合力:9月13日消息,经济参考报发文称,对ICO的监管,宜探索国际合作形式。在国内政策趋严后,一些项目方跑到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继续发币,有的交易平台将注册地及服务器搬到了马耳他等地,但吸引的仍旧主要是国内投资者。从中也可看出,ICO监管要想起到更大效果,必须坚持国际合作。只有形成国际监管合力,才能对ICO行为做到有效防控,及时遏制“割韭菜”的“空气币”在国内继续滥发,保护投资者利益。[2018/9/13]
井通科技CEO和MOAC区块链联合创始人周沙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非标准形态的资本市场工具领域,可更多引入区块链技术。“相比于股票、国债和场内衍生品市场的信息高度标准化,包括公司债、各类票据、ABS、场外衍生品合约在内的资本工具由于涉及非标准条款、信息流和结构化流程,在发行、托管、交易、结算、终止等行为上都高度依赖人工参与,信息披露和确认工作非常繁重,清结算效率也有待提高。如果引入区块链技术,加强利益相关方的信任以及信息交换和支付的效率,将非常有益。”他说。
在资产证券化方面,一些机构已经有所尝试。今年6月,京东数字科技资管事业部基于京东智臻链JD BaaS平台,推出首个区块链ABS标准化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帮助资产方、计划管理人、律师事务所、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托管行等ABS业务参与机构优化业务流程,节约时间成本,提升ABS发行业务效率。
此外,在担保品领域,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同样潜力巨大。“担保品管理极其复杂,涉及大量的权益转移、资金兑付、日间结算等活动。”周沙指出,“这部分业务在区块链的支持下能够获得极大改善。”
数字货币领域仍需验证
尽管在金融领域已有多个场景落地,但专家指出,目前区块链技术整体还处在探索阶段,落地尚存一定难点,一些交易频次较高的场景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效率难以匹配。备受资本市场追捧的“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能否真正落地应用还有待验证。
央行人士曾多次强调,央行在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过程中不预设技术路线,也就是说不一定依赖某一种技术路线。区块链只是央行数字货币备选的底层技术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在2019可信区块链峰会上也表示,需要中性地看待技术的发展,而不是将其神化和迷信。狄刚指出,“区块链以大量冗余数据的同步存储和共同计算为代价,牺牲了系统处理效能和部分隐私,并不适合零售支付等高并发的支付场景。”
央行不预设技术路线,但对技术路线划定了门槛,比如至少要满足高并发需求,达到30万笔/秒。世界银行首席信息安全构架师张志军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么高的速度一般的区块链技术达不到,因为区块链需要通过共识机制才能把交易记录进账本。共识需要时间,所以要达成共识就要牺牲速度。联盟链某些共识算法可以达到每秒上千笔交易。每秒30万笔的速度要么是中心化的解决方案,要么是用独特的分布式账本技术。
“货币问题不宜闭目塞听,但也不宜激进。”曹胜熙表示,目前区块链技术运用在数字货币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争议,也许可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如自动派息且增长的数字货币,以及全球达成更好共识后形成的全球数字货币等。
业内人士也指出,未来区块链创新必须以配合监管为前提,在人民币数字货币轮廓逐渐清晰的背景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监管工具必须提上议事日程。针对区块链发展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表示,要围绕重点领域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区块链技术产业发展规律,强调政策引导,明确区块链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实现路径。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宏观分析师陈达飞从商品货币演化到信用货币,货币自身的价值属性不断向交易的便利性妥协。然而,带着降低交易成本之使命而降生的货币,反而成了增加交易成本的源头之一.
1900/1/1 0:00:00来源:BitcoinCash在11月15日下午12点后,比特币现金将执行新规则协议的网络升级。锁定升级后,下一个区块将在脚本中强制执行MINIMALDATA、操作码OP_Checkmultisig和OP_Checkmultisigve.
1900/1/1 0:00:00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李映哲 区块链是下一步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是新一轮竞争发展的重要战场。区块链发展既带来了战略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和治理等方面的诸多挑战.
1900/1/1 0:00:00比特币正在创造一个新的经济阶层,这个阶层的人不再依赖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加密货币资深投资人士TuurDemeester如是表示.
1900/1/1 0:00:00来源:小葱区块链 加密货币评级机构韦氏评级日前发推表示,Cardano要远强于EOS。而这也是在不久前该评级机构刚刚在官推上直言Stellar相比于Ripple在技术上占据绝对优势,并建议XRP通过把整个社区迁移到XLM网络上来获取更.
1900/1/1 0:00:00本文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韩忠楠 近日,沃尔沃宣称已与两家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LG化学,以及全球领先的区块链技术公司达成协议,将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追溯电动汽车电池原材料。让区块链技术赋能汽车产业的探索其实由来已久.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