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内连发6篇调查报道,从挖矿到交易再到融资,涉及虚拟货币产业链上的多个重要环节……新华社这组调查报道篇篇切中“币圈”乱象的要害,不仅在“币圈”掀起一股狂风,更将整个虚拟货币产业链存在的种种问题公之于众。
新华社为何要紧盯“币圈”那些事?
不能让“空气币”收割了血汗钱
崩盘、跳水、血洗……自5月19日以来,这些“惨烈”的词一遍遍地用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行情走势上。每次价格大幅变动都牵动着“炒币者”的心绪,也刺激着每个围观者的神经。
比特币一夜大跌近30%,记者联系“币圈”熟人了解情况,哀鸿遍野。有的因加杠杆账面300万元瞬时“蒸发”,有的近期盈利全部回吐,有的因交易平台异常无法操作而损失惨重……
图为记者和一名投资者的微信聊天截图。5月19日,该投资者因虚拟货币杠杆交易爆仓,损失惨重。
一夜暴跌所带来的风险警示,强过千万次耳提面命,但这些惨痛的代价本是可以避免的。必须要尽快发出报道,将币圈的投资风险揭示出来!
5月20日第一篇向公众介绍币圈风险的稿件顺利播发,立刻引来市场普遍关注。随后10多天,虚拟货币经历了一波又一波“过山车式”的涨跌,新华社紧跟热点发出一篇又一篇调查报道,不少人从中看清了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门道”:
新华社:RECP为数字货币等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更好框架:金色财经报道,新华社金边消息,柬埔寨主要电子商务平台“微笑商城”首席执行官李锡新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非常期待继续加强与中国企业在电子商务、支付系统、金融科技、数字货币等方面的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这些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更好框架。[2021/12/31 8:15:33]
那些专注于通过“空气币”圈钱的创始人们,往往先注册一个空壳公司,花钱找外包团队设计一款“虚拟币”;通过打广告、办讲座、名人站台、网络直播等方式,将项目吹得天花乱坠;再拉投资者利用海外平台众筹“上市”、充值交易;巨量持有者操控价格飙升,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后抛售,“收割”投资人的血汗钱。
狗币、猫币、猪币、鳗鱼币……
“空气币”如空气一般,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实物依托、不具备应用价值。
这样的投机炒作标的一旦价格崩盘、潮水退去,带给投资人的只有巨大损失和悔不当初。
而且,就目前我国现有司法实践来看,虚拟货币交易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后果和引发的损失由相关方自行承担。
在采访过程中,受人曹女士的一番话令记者印象深刻。她说:“我知道投资虚拟币风险很大,但当时想的是,只要有人买入,我在中间转手,总能赚到钱。”
上当受被收割的投资者中,有部分受高收益驱使、被花言巧语,但也有不少人明知道可能是场局,却仍愿意铤而走险,寄希望于自己不会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就是在这种“徒”心态下,不少投资者一步步落入不法分子布下的陷阱。
新华社将发行中国首套“新闻数字藏品”NFT:12月22日消息,新华社发文宣布将于12月24日20:00通过区块链NFT技术,发行限量藏品。据介绍,该系列收藏品将精选的2021年新闻摄影报道并进行铸造,是中国首套“新闻数字藏品”。首批“新闻数字藏品”预发行11张,每张限量10000份。还将推出仅发行1份的特别版本。所有藏品均免费上线。
据介绍,这套“新闻数字藏品”记录了2021年很多珍贵的历史时刻,是特别的年终总结,更是写入元宇宙世界中的数字记忆。据悉,该NTF由腾讯云至信链提供区块链底层技术支持。[2021/12/22 7:55:32]
因此,在系列报道中,记者常常花大篇幅来提示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苦口婆心地劝诫公众远离“炒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稿件播发后的网友留言中,记者得到了正向反馈。不少人直言已认清投资风险,不会贸然涉足看不清、搞不懂的领域。
不能让高耗能“矿场”挤占宝贵资源
既然要起底“币圈”乱象,就必须从产业链的上游调查起。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没有实物,由计算机生成的一串串复杂代码组成,需要根据算法通过计算机运算获得,俗称“挖矿”。
新华社刊文:莫把人民币资产当“筹码”: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破6.4关口,创近3年来新高。一时间,市场开始热议人民币汇率是否已进入上行通道。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向市场传递了“不要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久必输”的清晰信号,但做多人民币的投机冲动仍若隐若现。分析人士认为,本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有被动因素,也有主动因素,投资者既要重视行情,也要筹谋长远,做出明智选择。人民币资产并非徒的“筹码”,而是回馈耐心和智慧者的“重礼”。(新华社)[2021/6/2 23:04:07]
虚拟货币挖矿要借助计算机运算,用于挖矿的“矿机”要具备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一般功率较大。
“矿主”们为了早些挖出虚拟货币换钱,将许许多多台“矿机”集中起来形成“矿场”,没日没夜地开挖,因此电力消耗巨大。
5月26日,记者探访的一处“矿场”的厂房外观。其名为“数据中心”,实为“矿场”。新华社记者张云龙摄
“矿场”电力消耗有多大?必须赴实地一探究竟。但暗访这种隐蔽在深山峡谷中的“矿场”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
从四川省康定市姑咱镇乘车,开过一段地图上都没有的土路,记者终于抵达了河岸边一处“矿场”。
新华社刊文再议区块链:误解有多少,泡沫就有多大:去年以来持续高热的数字货币,其底层都有一个共同技术:区块链。许多人认为:区块链是啥不重要,重要的是其颠覆性的价值。由是,炒作盛行,区块链如何真正落地应用,反被抛诸脑后。中金公司专家认为,作为金融科技发展重要底层设施,区块链的应用值得期待。未来可用于数字货币以及改造金融机构支付、结算、交易等应用场景,降本增效的同时还能降低风险。中信证券表示,区块链技术目前正处于学习曲线的积累阶段,期待爆发级应用场景的落地。[2018/3/4]
简易厂房内,一排排大铁架子上,高速运转的“矿机”散发出阵阵热浪,风扇巨大的轰鸣甚至盖过了不远处大渡河支流巴郎河湍急的水流声。
通过与“矿场”几名康定本地运维人员攀谈,记者了解到,这家公司以“水电消纳”的名义、打着“数据中心”的旗号,实际从事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像这样直接从小水电站接电的“矿场”,该公司在川西地区还有十几个。
随着调研日趋深入,“矿场”的耗电量越发令记者叹为观止:
一些“矿场”一天就耗电上百万度;西部某省一家“矿场”一个月能“吃掉”4500万度电;西南某地的“矿场”一年耗电量相当于三个市一年耗电总量;全球比特币挖矿的电力消耗相当于一些中等国家的电力消耗……
新华社:区块链刷屏了,警惕“买椟还珠”式炒作:据了解,区块链有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等多个领域,虚拟数字货币只是其应用场景之一。专家指出,对于区块链和虚拟数字货币,应防止“买椟还珠”式的炒作。近两年,我国发布多个文件支持发展区块链技术;进入2018年后,监管部门已连发三道文,要求清查虚拟数字货币的生产(挖矿)和交易,并提示风险。[2018/1/24]
5月26日,记者在西部某省一家“矿场”看到,每间机房的金属架上摆满了“矿机”,现场风扇轰鸣,机箱外侧满是灰尘。新华社记者张云龙摄
如此大的耗电量,既没有支持什么实体产业,也没有产出什么实际价值,更没有带动就业和税收。
记者走访的一家号称从事“数据业务”、实则挖矿的企业,去年月均耗电量高达2500万度,全年纳税却只有25万元,偌大的厂房只见到几名工人的身影。
在我国,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在2018年就已逐步肃清,但是对于挖矿行为,当时监管未明确开展打击和治理工作,亦不曾鼓励。
在记者的印象里,早几年地方政府对于“矿场”的态度并不一样。有的明显“不欢迎”,有的则保持观望,只要“矿场”不违规从事金融业务、不参与活动、不“偷电”,便允许其经营。
一些“矿场”以“水电消纳”为名,打着“区块链”“大数据”的幌子从事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竟然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某些地区的“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成为水电消纳“示范企业”。
5月26日,记者探访“矿场”现场,一些设备“残骸”被随意堆砌在大厅一角。新华社记者张云龙摄
随着虚拟货币层出不穷,挖矿的耗电量也在爆炸式增长,这对我国能源供给带来巨大压力。
高能耗的虚拟货币挖矿行为,已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警觉。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清退虚拟货币挖矿项目,截至4月底已关停清退35家挖矿企业。
这一次,国家和地方都传递出了更加清晰有力的信号。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的第五十一次会议明确提出,
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
。
打击虚拟货币挖矿,不仅需要地方政府主动发文叫停挖矿行为,切断增量;还需要推出包括电价、土地、税收、环保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推动存量企业有序退出。
不能放松制度的篱笆
“既然我国已经肃清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混迹‘币圈’?似乎并未耽误炒币。”网友常在对稿件的评论中发出类似疑问。
早在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就发文明确,要求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也就是说,从那时起,比特币不能兑换成人民币,也不能用于支付结算。
那么,国内“矿场”挖出的大量虚拟货币是如何变现、维持企业运转的?境外交易平台上国内投资人的虚拟货币是如何实现充值、提现的?
这说明,部分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没有严格落实相关要求,给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留下可乘之机。在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担忧: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投机风险会不会正向金融体系传导……
近期,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公告,再次明确:
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会员单位不得用虚拟货币为产品和服务定价,不得承保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虚拟货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他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服务。互联网平台企业会员单位不得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提供网络经营场所、商业展示、营销宣传、付费导流等服务。
协会发声引导会员单位加强自律固然重要,但监管部门及时出手更加直接有效。有人建议:监管部门应对违规提供服务的机构加大惩戒力度,杀鸡儆猴。
其实,不该为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提供支持的,不光是金融机构。当前,对投资虚拟货币“一本万利”“一夜暴富”的包装宣传随处可见,视频网站、群聊贴吧有所谓“大V”引流,朋友圈有“资深人士”传授“炒币”经验,境外平台App能够在境内顺畅操作交易……
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监管,不是单一部门的单一监管,而是要综合施策。相关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参与进来,实施功能监管。
若只把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作为虚拟商品买卖,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有参与交易的自由。
但如果把虚拟货币包装成“一本万利”的投机炒作标的,吸引投资者涌向交易平台,就必须扎紧制度的篱笆、维护百姓的利益。
虚拟货币暴涨暴跌仍在持续,谁也不知道这列“过山车”何时驶到终点。不过,通过一系列调查报道,如果能让越来越多人远离“币圈”风险,及时踩下“刹车”,防止风险进一步传导,也便实现了新华社紧盯“币圈”的初衷。
策划:赵承
监制:胡清海
统筹:王敏、赵晓辉、王宇
记者:吴雨、陈健、毛振华、王辰阳、张云龙
进入5月,风头正盛的挖矿热潮迎来了重磅打击。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发文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四川、新疆部分地区“暂停向矿场供电”,内蒙古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挖矿行业开始进入紧张时期.
1900/1/1 0:00:00以太坊是近期加密市场最关注的话题,EIP1559和ETH2.0使得以太坊的叙事即将迎来根本性转折,那么这将对行业带来哪些影响?海外媒体人PackyMcCormick近日也撰文谈及以太坊,从多个层面分析以太坊的价值来源,颇具参考价值.
1900/1/1 0:00:002020-2021年的加密繁荣是由美联储的流动性推动的,当流动性减少的风险爆发时,比特币将面临艰难时期。然而,就像科技泡沫破灭后一样,新技术带来了许多不会消失的创新应用,在我看来,它们将成为生活的核心部分.
1900/1/1 0:00:00本文来自?Decrypt原文作者:WillGottsegenOdaily?星球日报译者?|念银思唐 摘要: -谷歌计划更新其加密相关服务的广告政策。-美国加密货币交易所和钱包将需要满足更严格的认证标准.
1900/1/1 0:00:002021年5月19日,比特币市场经历了自2020年3月黑色星期四以来最重大的清算事件和价格下跌之一。此次市场投降事件发生于比特币在5万美元上方调整数月并且在备受期待的Coinbase直接上市后市场冲刺历史新高失败.
1900/1/1 0:00:00万物皆可NFT。 最近一段时间,NFT成功接棒DeFi,成为币圈新的热门话题。在NFT的发展过程中,名人效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凭借名人自带流量的属性,他们参与发行的NFT作品将直接带来经济效应.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