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元宇宙从业者,不会把元宇宙挂在嘴边。??
作者?|周??峰
编辑?|子??钺
图源?|受访者
来源:创业邦
注:巴比特经授权转载
在顺为资本副总裁冯铮眼里,虚拟偶像不是一门太好的生意。虽然前有洛天依、柳夜熙等虚拟偶像出圈,后有与顶流明星王一博同属乐华娱乐,迅速蹿红的虚拟女团A-SOUL,但在他看来,“不塌房”仍然只是虚拟人技术的一个阶段性应用。
在元宇宙热潮中,虚拟人被认为不可或缺。而冯铮对这个方向的关注,早在元宇宙概念流行之前。2019年,他在寻找5G投资机会的过程中,看准了VR/AR能够成为5G带动的新场景。
在他的操盘下,顺为资本2020年10月为虚拟人公司次世文化注入了数百万元Pre-A轮资金,之后又投资了另一家用AI驱动的虚拟人公司慧夜科技。
前者致力于打造用户数字身份系统与生态,并为迪丽热巴、黄子韬、欧阳娜娜等明星艺人打造“明星虚拟形象”,广受投资机构的青睐。后者的业务,则借助冬奥会中担任手语翻译、天气播报、运动员训练的虚拟人们,成为了大众想象中元宇宙最原始的具像轮廓。
踩准元宇宙的风向,冯铮却更愿意用“虚拟世界”来描述“元宇宙”。这背后是他对技术和行业的思考。今年年初,他对元宇宙的万字行业研究在创投圈中广为传播。除了关注引擎、虚拟人、定制虚拟形象和虚拟体验四个投资方向外,他还分享了自己的投资逻辑。
元宇宙平台Spatial发布创作者工具包Spatial Creator Toolkit:金色财经报道,元宇宙平台Spatial宣布推出基于Unity引擎支持的创作者工具包Spatial Creator Toolkit,帮助创作者、数字设计师和建筑师跨移动、桌面和 VR 设计沉浸式空间,数字创作者可以使用现成资产在元宇宙内进行交互,在没有数字设计先验知识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松访问并构建沉浸式平台。除了发布Creator Tookit之外,Spatial还发布室内聊天、社交资料、照片和视频、头像舞蹈和表情等多项新功能。(nftevening)[2022/12/18 21:52:18]
本期“元宇宙投资观察”,创业邦采访到冯铮。在采访中,冯铮更加深入地分享了自己对“元宇宙”勾勒出的未来的理解和对投资方向的预判。作为最早关注虚拟人的投资人,他看到的虚拟人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
真正的元宇宙从业者,不会把元宇宙挂在嘴边
创业邦:你更喜欢用“虚拟世界”来描述“元宇宙”,为什么?
冯铮:这里涉及一个认知问题:我们今天说的元宇宙和游戏的区别是什么?
在我看来元宇宙本质上是用虚拟技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游戏只是一个相对平行的世界。
比如在今天工业场景中大量运用了虚拟技术,做这些事情的公司现在会发现,“原来我做的也是元宇宙”。不过这不是我最感兴趣的方向。我还是希望投资一些有增量的事情,比如虚拟会议、虚拟交互、虚拟体验等等。
比如我们投资的Vland和ACE虚拟歌姬两家公司。
Vland是虚拟活动SaaS,使用游戏引擎和音视频互动技术,让你能构建一个像游戏一样可交互的空间,举办活动。参与者可以像玩游戏一样在这个空间自由探索,和遇到的人通过音视频来进行交流。
ACE则是虚拟音乐体验,通过App上的虚拟歌手,用户可以创建完全数字化的音乐,并且在平台内进行分享。
联想与元宇宙通信平台ENGAGE XR达成合作并推出企业级一体机ThinkReality VRX:金色财经报道,联想与协作、培训和教育的元宇宙通信平台ENGAGE XR达成合作并推出企业级一体机ThinkReality VRX,这家爱尔兰公司前身为 VR Education,将使用 Engage Link 帮助建立虚拟的联想形象。
联想XR和Metaverse总经理Vishal Shah表示:“联想ThinkReality VRX是在沉浸式3D中进行培训和协作的首选VR解决方案之一,与 Engage 合作展示了这些用例的强大功能以及 ThinkReality 帮助客户扩展到企业元宇宙的能力。”(联想官网)[2022/9/29 22:39:18]
创业邦:用“虚拟世界”来描述“元宇宙”,会不会有点格局小了?
冯铮:元宇宙是终点,很遥远;虚拟世界是通往那个终点的道路。
“元宇宙”这个词很像上世纪90年代大家管互联网叫“信息高速公路”一样,都是用一个很时髦的词来吸引大家关注,引起大家好奇。但深入这个领域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个概念太不清晰了,好像什么都能往里装一样。
“元宇宙”也好,“信息高速公路”也好,作为目标,都太遥远了。2000年前我们不会想象到互联网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同样我们也不知道二三十年之后的虚拟世界会发生什么。
讨论一个很遥远的目标,常常会无法落地。但我们做投资,不能只和人畅想未来,还是要落实到项目上。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很自然地发现元宇宙的长远目标需要落实在虚拟世界的方向上。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公司和团队。
而且在实际上,具体从业者也不会说自己在做的就是“元宇宙”,甚至会避讳这个概念。
创业邦:很有意思,做事的人反而很低调。
冯铮:这就有点像互联网。外行人会把它看成一个行业,但其中公司不会说自己的业务就是互联网,而是告诉你“我是做社交的”、“我是做电商的”、“我是做本地服务的”……
Spatial LABS宣布正在研发基于Polygon的元宇宙可穿戴设备:3月16日,Spatial LABS 宣布正在研发可作为物理入口点的元宇宙可穿戴设备,该设备将基于 Polygon 网络研发。该研发项目目前定名为 LNQ,服装、可穿戴物品和其他实物可以作为 LNQ 生态系统中的体验点,为用户提供完全身临其境的元宇宙体验。[2022/3/16 13:59:41]
不是说互联网是伪命题,只是对业内人而言,互联网是默认背景,要是不相信互联网能改变方方面面,大家就不会创业做这些事情了。
元宇宙也一样。有了共识,大家就没必要抬头不见低头见地把元宇宙挂在嘴边,而是会告诉你,“我是做虚拟人的”、“我是做3D协同设计的”、“我是做AI生成内容的”……
所以在这个方向上的创业者,也会和我一样倾向于避开元宇宙概念。这也是我辨别创业者是否靠谱的方法。
创业邦: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今天所说的元宇宙方向的?
冯铮:2019年左右,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关注5G。
创业邦:关注方向的转变跨度为什么会这么大?
冯铮:其实转变不大,它们之间的关系很紧密。
2019年的时候5G正热,国家花大力气投入了非常多的基建,大家也都在讲5G的故事。但那个时候讲的方向更多偏硬件,大家在基带芯片、工业互联网、微基站这些领域投得比较多。它们和5G的关系更紧密,但我个人对这种比较硬的科技不是特别感兴趣。
我当时感觉,不是说有了5G之后,突然间就可以干很多事情了。因为5G是更大范围里的一小块。我比较偏向于软科技或者是应用类的创新。
VR/AR可能是和5G相关领域里,唯一一个偏应用的方向。在VR/AR的投资中,相对于光波导、芯片这类核心元器件,我自己对VR/AR内容本身更感兴趣。
富国银行:元宇宙未来5年将为英伟达提供100亿美元市场增值份额机会:金色财经报道,英伟达公布三季度财报后,富国银行分析师Aaron Rakers发表评论称,未来5年,元宇宙将为英伟达提供100亿美元的市场增值份额机会,而这个能够带来百亿美元增长的引擎是Omniverse。Omniverse平台的发布,奠定了元宇宙工业的技术的基础,自11月初平台发布以来,英伟达股价已上涨29%,过去三个月内上涨了66.6%。[2021/11/23 7:05:46]
顺着这个角度去看VR,电影《头号玩家》里描绘的虚拟世界成了终极愿景。只是那时候元宇宙这个词还没有现在这么火。
虚拟人的价值,绝不是“不塌房的偶像”
创业邦:开始关注虚拟世界后,最早投资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投资逻辑是什么?
冯铮:我最先投资的是虚拟人,而且非常幸运,很早时就认识到了虚拟人的核心价值是交互方式,而不是虚拟偶像。
创业邦:怎么认识到这点的?
冯铮:2019年下半年,我们调研了一个项目,叫虹宇科技。我特别感谢它的创始人。他是做AR操作系统的,做操作系统的人就会对这个事情有更多的认知。
他当时给我讲为什么AR需要新的操作系统?是因为虚拟世界的交互方式会发生变化,变成我们在3D空间中用AI能力交互。在这个逻辑下,交互方式就会转向Avatar,我们不会再对着屏幕戳戳点点。
带着这样的认知去看,你会发现虚拟人的价值绝不是“不塌房”的虚拟偶像。虚拟人最大的应用场景是虚拟身份和交互界面:前者是虚拟世界中的个人形象;后者相当于虚拟世界中的机器人,由AI驱动,和人类交互。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认知下投资了虚拟人。第一个投资的项目是次世文化。我们2019年年底认识,2020年完成了投资。当时有很多公司做虚拟偶像,他们是唯一一家做虚拟身份的。
基金人士:目前事件端持续催化等因素导致“元宇宙”表现较好:11月21日消息,自Facebook 上个月将其公司名称更改为 Meta之后,这个概念似乎成为全球流行名词的标签之一。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宣布进军元宇宙,多位基金人士表示,目前事件端持续催化等因素导致“元宇宙”表现较好,各种事件持续为板块加温,而目前这一领域或处于“主题投资”阶段,但中长期具有较高前景,元宇宙符合未来技术进步的大趋势,是一个值得布局的大机遇,其中芯片产业链、云计算、VR/AR、游戏等相关板块被看好。(财联社)[2021/11/21 7:02:45]
创业邦:决定投资是因为认同创始人的长期认知么?
冯铮:我觉得认知是很重要的事情。在长期赛道里,你的愿景是什么,会一步一步地影响你接下来的发展。很多事情并不大,比如虚拟偶像,今天你说谁家赚了很多钱?其实没有。
大家今天关注虚拟偶像,是朦朦胧胧觉得虚拟人是虚拟世界里很核心的部分。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想清楚这里的相关性是什么。我们做投资,就要找到想清楚这件事的人,支持他沿着这条路径去继续探索。
在次世文化之后,我们一直想找一家做AI驱动交互的公司,直到去年上半年才投资了慧夜科技,是做AI驱动虚拟人的。
因为AI驱动的虚拟人真的可以服务大家。我自己特别喜欢英伟达那个点餐机器人的展示。全套技术都是AI驱动的:从视觉感知、语音合成到语义理解。而且它真的是在线下服务大家,赋能线下经济。这和现在讲的数字经济很匹配,的确给社会创造了价值。
比如今年冬奥会期间我关注的两个虚拟人:帮助奥运冠军训练的“小冰”和手语虚拟人。“小冰”虽然以“人”的形态出现,但核心是视觉感知和判断。手语虚拟人则是典型的AI动作生成技术,完全可以通过语音语义识别,将声音根据规则转化成动作——理论上,任何视频节目都可以通过这种技术配备手语主播。
我觉得在很多场景里,AI驱动的虚拟人甚至会比虚拟身份落地得更快。而等我们真正进入虚拟世界之后,这些应用也是可以迁移的。
弥补虚拟世界创新短板,需要向游戏取经
创业邦:你在公开分享中把“EngineFirst”排在首位,但在虚拟人的投资案例上好像看不出这一点?
冯铮:这个逻辑是后来形成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视频化也是构建虚拟世界的核心方式,也投资了一些创业公司。但投完之后才发现,不能把他们划分到虚拟世界范围里。
因为视频是旧的交互方式,只是在传递信息。投资需要面向未来,寻找下一代交互技术。而之前交互方式中没有的变量,就是引擎。
以前用引擎构建的产品只有游戏:用相对封闭的规则,构建一个平行世界。服务真实世界的产品里,没有人尝试过使用引擎。
创业邦:什么时间,怎么意识到的?
冯铮:2021年左右。我们在投资虚拟人的过程中,发现有些从游戏角度切入的公司也非常厉害。另外,国外很多应用也是从游戏中生长出来的。比如堡垒之夜做的虚拟演唱会,Roblox里面各种各样的场景,都是游戏作为底层平台,叠加了AI技术和互联网的商业运营模式。
今天参与元宇宙的巨头当中,你会发现有游戏背景的巨头是比较有优势的。比如腾讯,做了超级QQ秀和QQ小窝,是典型的虚拟身份场景。网易也有虚拟会议的产品叫网易瑶台。米哈游也有HoYoVerse。
这些公司开发游戏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对引擎的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增加AI能力和运营能力,相对而言就会容易很多。
从这些现象里就能看出来,虚拟世界交互的创新短板,其实在游戏行业里。只是游戏是最基础的应用,它背后的核心是引擎。除了游戏之外,引擎也可以用来创造出更多产品和应用。这样看来,引擎作为虚拟世界基础,就非常重要了。
创业邦:虚拟人、引擎都是交互创新,而且交互创新在推动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都是重大里程碑。虚拟世界会因为交互方式革新带来爆发吗?
冯铮:交互只是一部分,还需要存在核心硬件设备。
移动互联网爆发就是这样:PC互联网时代不是人人都能拥有一台电脑,而且即便拥有电脑,也不一定会用它上网。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人人都有手机。
和PC时代互联网一样,也不是人人都愿意去体验现在的虚拟交互。真正想要像移动互联网那样大规模地影响和改变世界,还是需要人人都有下一代硬件设备。
中国的元宇宙创业热情没想象中高
创业邦:把元宇宙拆开,里面很多细分的方向在过去几年都是单一的热门赛道,比如语义识别、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XR等等。元宇宙是这些技术的结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冯铮:我觉得这是个自然的过程。其实我们能看到几个点。
首先我觉得VR的成熟度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尤其在国内,大家对VR发展的认知是相对滞后的。国内没有多少人真正拥有一台OculusQuest,对这件事认知不敏感。
实际上元宇宙不是突然就出来的概念。只是有很多走在前面的创业者,看到了技术成熟后,自然而然地就去尝试着做一些事情,比如虚拟演唱会、虚拟会议,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新冠肺炎疫情。国外比较火的应用,多多少少都和疫情有关系。居家隔离不能上班,意味着物理空间被打破。大家有强烈的需求,一些事情就应运而生了。
创业邦:元宇宙的舆论热度很高,一级市场投融资方面也有相似的热度吗?
冯铮:至少在中国,投融资热度和创业热情远没有达到大家在媒体上看到的那样高。也就是说投的人没那么多,做的人也没那么多。
国内最头部的一些技术公司,背景很好,热度比较高,比较难投进去。他们在热门概念和技术投资的交集上,很容易让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
但再往下延伸,应用层面的创业者相对少很多。虽然现在也热起来了,但投资并不是那么多。可能头部基金在投,但大部分基金还都在观望。
但是我们也能看到人才密度在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优秀创业者开始关注元宇宙了,这是好现象。
创业邦:为什么应用层面的创业市场会这么冷淡?
冯铮:因为门槛极高,对技术、开发、运营的要求都很高。创业者想要进来不是容易事。
AI是技术成本高,游戏是引擎开发成本高,互联网是后期运营成本高。元宇宙需要把这三者结合在一起:需要像游戏一样投入大量前期开发成本,需要像互联网公司一样投入大量资源来运营——而且只做到这两点还不够,产品背后还要有很强的AI技术能力。
比如手语虚拟人,能做出来这样的产品首先要会引擎、会AI,知道怎么把语音转化成动作。产品开发出来不能直接卖钱,还要去对接需求,沟通部署,而且还要思考商业化模式,如何收费。整体下来真挺难。
创业邦:所以当前元宇宙创业还处在很早期阶段。
冯铮:虚拟化趋势一直存在。大家会发现虚拟技术本质上很好,还会继续演进下去。而且当下仍然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手机也有屏幕、算力和传感器,完全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先尝试。
虽然扎克伯格很激进,用很具象的方式展示出元宇宙可以干什么。但国外很多公司反而是用相关产品和技术,降维做手机App。比方说RecRoom,最早是一个VR社交应用,但现在很大一部分的用户来自PC。
创业邦:你觉得现在的元宇宙,相当于哪一年的互联网?
冯铮:很像1998、1999年时,当时四大门户、阿里巴巴刚刚创立。今天虚拟世界也有一批有愿景的创业者开始去尝试,而且也吸引到了一批早期用户。
另外一个相似点是虚拟世界这条路非常长,不是做出来一个爆款产品,就能成功到最后。早期互联网也有很多公司名噪一时,但没有活到今天。阿里巴巴、腾讯是通过不断延伸业务才存续下来。
这需要创业者有很伟大的愿景,而且愿景还要正确。在长期赛道里,愿景会一步一步地影响接下来的发展。在前进的过程中,产品形态会随着认知、技术、用户甚至硬件的变化不断迭代。而在虚拟世界方向上,今天也有带着长远愿景的创业者开始做一些早期的事情了。
标签:元宇宙REAPATSPA元宇宙概念是什么意思股票Unreal Governance TokenPAT价格Dao Space
我们正处于中心化金融向去中心化金融的转变之中。Vega是Web3原生衍生品层,旨在引领衍生品市场流程。Vega是一个特定应用权益证明区块链,用于高通量衍生品交易,交易规模可与中心化竞争对手一较高下.
1900/1/1 0:00:00当前,很多人会将NFT与艺术、金融等其他看似远离日常生活的事物联系起来。NFT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实,也离我们很近。在可预见的未来,NFT或许会有更多“现实世界”的功能和价值.
1900/1/1 0:00:00当前创作者经济大概由5000万人组成,并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知识资产。然而,世界各地的内容创作者被迫使用中心化的平台,这些平台限定了规则,决定了哪些受众看到了什么,以及创作者得到了多少收益.
1900/1/1 0:00:00据金融时报报道,几位知情人士透露,Meta金融部门MetaFinancialTechnologies正在探索为其元宇宙创建一种虚拟货币,该货币以其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命名,员工内部将其称为“ZuckBucks”.
1900/1/1 0:00:00导语:元宇宙火了,但它到底是什么?有哪些落地场景?用户在哪里?商业模式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巴比特今天起开设《巴比特体验官》栏目,通过沉浸式体验,发掘元宇宙赛道的无尽潜力.
1900/1/1 0:00:00DeFi之道讯,4月11日,AnimocaBrands宣布,已完成从EngineGaming&Media收购EdenGamesSAS100%的已发行资本.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