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持续两年的大牛市在近期以异常惨烈的方式落下帷幕,许多在本轮周期中被创造与热捧的概念与项目也开始逐渐冷却。那么,这些曾经的明星产品真的一无是处吗?他们成功亦或是失败的经历,又将给这个行业留下哪些宝贵的经验?
近期,本人计划用 3 到 4 篇文章的篇幅,来回顾并重点反思本轮周期中几个重点赛道或商业模式。」
自 Axie Infinity 的 Play to earn 以及由其衍生的 X to earn 模式诞生以来,其普惠大众的理想与外界对其庞氏局的质疑便如影随形。在刚刚过去的这轮牛市中,我们也目睹了一个个采用 X to earn 模式链游项目的快速爆发与消亡。
那么,X to earn 模式是否真的如这些项目的代币价格那样不可持续?X to earn 究竟是 Web3 领域的伟大创新,还是又一个不可持续的庞氏局?如果 X to earn 模式在本轮周期中被最终证伪,那么区块链游戏的未来又在哪里?
本篇文章我们希望从更底层的逻辑出发,详细审视区块链游戏发展的功过成败。
在我们开始正式讨论 Play to earn 模式之前,其实有必要再来重新回顾下庞氏的基本定义。
根据目前行业内所形成的最广泛共识,分辨一个项目是否为庞氏,关键在于判断其有没有为外部社会创造新的价值,也就是是否产生了「正向的外部性」。如果一个系统没有创造正向外部性,那么一切价值其实只是在系统内部进行零和博弈与重新分配,并必将在一段时间后走向崩盘。
但是在 Web3 领域中,由于许多项目往往还结合了货币、共识机制、经济模型等等其他复杂概念,这就导致对庞氏局的识别变得更为困难。
那么,普通用户有没有比较简单的办法可以快速识别庞氏项目吗?
对于庞氏最简单的一个判断手段,便是观察其是否能够产生外部收入。
Elon Musk再次冻结疑似加密欺诈推特账户“/img/2022812232604/0.jpg" />
美国司法部就Visa收购Plaid提起反垄断诉讼:金色财经报道,美国司法部正就Visa收购Plaid一事对其提起诉讼。司法部认为,Visa收购Plaid是一种旨在实现垄断的非法行为。[2020/11/6 11:46:05]
那么,借新还旧的养老金难道真的也是一个庞氏局吗?
当然不是。因为养老金存在的最大意义不是投资增值,而是在社会层面平抑个体生命周期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因此,养老金的本质属性是保险,而所有的保险产品,都是为了提高未来的确定性,而有意设计的消费型金融产品。
就像我们购买航空意外险不是为了回本增值一样,养老保险参与者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投资获利,而是希望在没有子女供养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正常的退休生活开支。
与其他保险产品的逻辑一样,养老保险也是将风险从出险者向未出险者转移,同时资金流则从未出险者(年轻的后来者)流向出险者(退休的先来者)。
我们不能因为出险的正好是先来的老人,而未出险的正好是后参加的年轻人,就说养老金是个借新还旧的庞氏局。养老金与庞氏只是形式上相似,但其遵循的底层逻辑却完全不同。
整个加密货币市场起源于比特币,而比特币本身的成功,又颠覆了绝大多数人的固有认知。确实,比特币给许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纯粹的庞氏局。即便按照刚才所列举的判断庞氏的简便方法来判定,比特币似乎也难以符合以上任何一个定义。
因此,比特币也成了庞氏合理论最好的论据。许多人认为,既然比特币可以长期存在,那么说明庞氏局便有可能在某些条件或某种「叙事」下,成为永不破灭的泡沫,进而使得所有人可以从中获利。
如果想要反驳这类观点,那么就必须回答:比特币的外部性是什么?
比特币的外部性确实无法简单理解为外部收入,而是更多的体现为在绝对自由与开放环境下,人们对财产无可争议的所有权,以及在系统内对共识的绝对信任。只不过这些价值观,在东方文化中一直就是极其缺失的。
YouTube频道PlayStationLive已取价值1.3万美元的BTC:YouTube频道PlayStationLive发起了一场经典数字货币局,该频道宣称若用户向某目标地址发送0.1-20个BTC,就可以得到0.2-40个BTC的返现。该频道下架前已获得数十万的观看,最终目标地址获得1.405个BTC,价值1.3万美元。(Decrypt)(decrypt)[2020/6/12]
这可能也是华人公链项目往往做不成的原因之一。因为一个公链项目如果缺少了自由、开放、去信任化这些能够产生外部性的东西,那剩下的确实与资金盘的差异不是太大。
正如我们在 BCH 分叉后看到的那样,BCH 团队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提高透明度与开放性以促进生态发展,而是想方设法去攻击比特币。其底层逻辑还是有我没你,有你没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那一套。虽然这个底层逻辑确实符合中国的历史经验,但在区块链的世界中,这种思维反而使得一条公链唯一的外部性消失殆尽,最终越来越趋近于一个纯粹的庞氏局。
以上两个例子其实是想说明,加密经济与传统经济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对于不能产生外部性的庞氏项目,最终的结果也依然会是崩溃与归零。
但是,有没有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一个项目在早期通过庞氏模型增加用户量,并在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依靠用户量进行变现,进而成为一个依靠收入维持运营的正常经济体?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行业内许多所谓的「链游」项目,从一开始就是由资金盘团队操盘制作,因此在他们陷入死亡螺旋后,项目方可能早已跑路,自然提不到转型问题。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本轮周期中还是诞生了一些如 Axie 与 StepN 这类有一定长期愿景的项目。那么这些早期依靠庞氏增长发展用户的团队,后续有没有完成转型的可能性?
我们已经知道,在依靠庞氏模型进行用户增长的链游项目中,早期用户的收益都来自后期进入用户所投入的本金。那么对于一个希望转型为非庞氏项目的链游团队来说,这些用户的收益本质上属于系统的营销费用,而营销费用的支付显然不能永远由最后进入的用户垫付。
因此当这样的系统开始转型时,如果不想让早期用户亏损,那么这些营销费用就变成了系统需要通过后续收入弥补的转型负债。而早期用户曾经的收益越高,那么转型期的负债负担就越沉重。
我们知道庞氏增长最主要的优势,便是可以使用户量在一定时期内呈指数增长。但负债的指数增长对于转型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我们在疫情期间也都体会过指数增长的威力。如果要想控制一个城市的疫情爆发,其实解决问题的时间窗口可能只有最初两周,一旦错过再想挽回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许多链游其实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就是当其系统已经因为指数增长出现「医疗挤兑」,公关与用户服务能力濒临崩溃的时候,其实他们已经错过了转型的时间窗口。
而负债指数增长所引发的另一个严重问题,便是收入端无法跟上负债端增长的速度。在目前正常的商业模式中,其实很少有能做到指数增长的产品,少数具有网络相应的行业如社交、广告等也不可能长期维持指数增长的势头。
因此即便链游团队成功的创造了收入开始转型,也依然需要负债端的增长放慢速度,以便与收入端达成平衡。
那么对于已经失控的指数增长的负债,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理论上还是有的。
一方面是尽量降低负债增加的速度,也就是降低收益率,但同时也会引发新用户流入速度的降低,进一步加重转型危机。
另一方面是减少存量,也就是进行债务重组,让一些用户认亏离场。不过,这种出清也会使得品牌声誉与留存用户数量受到较大的损害,同时继续降低产品对新用户的吸引力。
由此来看,庞氏链游的转型逻辑看似可行,但实际实行起来依然难上加难,未必是一条真正可行的商业路线。当然我们依然欢迎创业者在这个方向上继续探索,只是不要再用用户的钱去试错了。
虽然目前的链游都有很强的庞氏属性(除极少数如 Dark Forest 还有一定可玩性),但我依然认为链游可能是加密行业最早能够打破行业的外部性的应用方向之一。
那么,未来链游发展的改进重点应该是什么?
游戏存在的首要价值是好玩。因此当你开发的产品不好玩的时候,请不要再自称为 game,更没资格谈什么 gamenfi。
在这一轮周期中,我们看到的链游几乎都在舍本逐末的过度追求金融化,都在依靠庞氏增长来发展用户数量。然而庞氏增长充其量只是营销手段,而不是游戏存在的最终目的。
纯粹的 Play to earn 只会导向 Paly to Ponzi,早期依靠庞氏扩张并在后期转型的策略执行起来异常艰难,以至于目前没有一个项目能够真正跑通。
无论是探索新的游戏方式,还是尝试新的经济模型,自然都要承担极大的风险,而失败更是家常便饭。一个新兴行业需要无数的创业者去勇敢试错,才有可能探索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自然不应该去嘲笑那些失败的探索者,但失败的代价应该主要由创业团队与风投机构承担,毕竟他们承担着高风险,也有机会获取高收益。
但请不要再将试错的成本转嫁给自己的用户了!!有些链游团队一边在庞氏增长阶段大量赚取交易手续费,一边在庞氏模型即将崩溃的时候,将游戏崩溃的责任归罪于用户的贪婪,这显然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
有些自称区块链游戏的项目,除了将游戏的代币与 NFT 装备发行到了链上,其余游戏的核心逻辑依然需要靠中心化的服务器运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项目方能够随意地修改游戏规则,增加或减少某些 NFT 装备的使用场景,甚至也可以直接停服跑路,而用户对此却无能为力。
对于这种不能将核心逻辑上链的游戏,其实根本不应该被叫做区块链游戏,而只是个借助了区块链技术发币的传统 Web2 游戏而已。
当然,目前许多链游使用中心化服务器来运行游戏逻辑也确实是无奈之举。毕竟现阶段公链的性能与成本都无法满足游戏的需求。因此链游的进一步发展,依然需要等待底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
但无论如何,未来真正意义上的区块链游戏,绝对不能等同于在区块链上发了币的游戏。如果游戏的核心逻辑不能得到区块链去信任、不可篡改等特性的保证,那么用户也无法真正拥有自己的游戏资产,所谓的用户所有权其实只是一句空谈。
想要开发一款好的游戏产品,在早期一定需要快速迭代并不断试错。在这个过程中,团队需要从市场得到明确的对于游戏性强弱的反馈。
但链游天生的代币激励却严重干扰了这种反馈回路,使得开发团队对游戏的任何调整,都会直接被市场翻译为收益率的变更。在这种激励模式下,开发团队也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的开发方向,逐渐转为追求收益率,进而演变成更加纯粹的庞氏模型。
因此,对于一个真正希望开发游戏的团队而言,过度金融化与过早的代币激励可能反而会影响项目的正常发展。将金融化的进程适度推迟,在游戏性已经得到市场充分验证的前提下再进行代币激励,可能是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链游开发策略。
一款真正好玩的区块链游戏,一定不会只是简单复制传统游戏的成功经验,而是能够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底层优势,在某些方面做出超越传统游戏可玩性的尝试。
而区块链游戏相对于传统游戏的比较优势,我认为最有可能出现在游戏的开放性与可组合性上。比如,用户可以无需准入的在链上部署新的不同于官方的游戏逻辑,使得游戏社区可以在相同的链游资产上进行二次创作。比如链游的资产可以跨游戏使用,并在不同的游戏中表现出不同的属性等等。
这些方面我们在本轮周期中已经看到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显然还没有成为链游行业发展的重点。
为了能把 X2E 模式尽量讨论清楚,文章确实是写得有些长了。但之所以说了这么多,还是希望我们这个行业能够少走弯路,同时也能让普通用户少受些损失。
我虽然不认可纯粹的 X2E 模式,但我依然极为看好区块链游戏在未来的发展潜力,甚至链游也是我目前最为关注的赛道之一。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符合最基本的逻辑或者说常识,链游自然也不例外。
让我们放下对经济模型的痴迷,重新开始对游戏性的探索吧。
导读:市场普遍认知上最有价值、最有潜力的蓝筹NFT在过去一周迅速下跌。由于 NFT 市场主要由 ETH 计价,而其价格在过去一周持续下探接近 1000 USDT,导致 NFT 的估值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跌.
1900/1/1 0:00:00如果我们想在去中心化互联网更进一步,最终将需要这三大支柱:共识、存储以及计算。如果人类成功将这三个领域去中心化,我们将踏向互联网的下一阶段征程: Web3.
1900/1/1 0:00:00原文来源:altcoinbuzz谁是第一家购买比特币的上市公司?事实上,就是大名鼎鼎的全球商业智能软件开发商MicroStrategy。很快,其他公司也纷纷效仿,特斯拉、Block(原Square)都开始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
1900/1/1 0:00:00在基于 Optimistic Rollup 的以太坊二层网络 Optimism 和 Arbitrum 分别因为推出治理代币和与 Project Galaxy 合作的 Arbitrum Odyssey 活动而如火如荼发展时.
1900/1/1 0:00:00注:原文作者为 Bankless 编辑 Jem Khawaja下文由 DeFi 之道编译。熊市令人心生厌恶。除非你是一头捕食投降浮游生物的加密巨鲸,否则数据上大概率会下跌一段时间.
1900/1/1 0:00:00想想 2000 年大家对互联网或者智能手机的想象,先不要预设所谓看起来像炒作的概念和自己毫无关系。超元域的天空和大地都是漆黑一片,宛如一幅没有任何图像显示的电脑荧幕.
1900/1/1 0:00:00